学会要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分子诊断高峰论坛 暨《临床分子诊断学》与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cs 第二版编写启动会胜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2-11-07  浏览次数:29445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上海市王应睐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基金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分子诊断高峰论坛暨《临床分子诊断学》与Clinical Molecular Diagnostics第二版编写启动会于2022年11月3~4日以线上和线下(分别设有北京和南京会场)相结合的会议形式胜利召开。

      此次会议邀请到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任委员)王成彬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传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康熙雄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府伟灵教授,美国MD Anderson 肿瘤中心孟庆贺教授和IFCC分子诊断委员会主席Parvia Ahmad-Nejad教授等,共25位国内外著名分子诊断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网上在线受众近三万,2000余位分子诊断界的专家代表在线参与了本次盛会。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康熙雄教授(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前任主任委员潘柏申教授(大会名誉主席)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杨晋副总编辑(本次会议共同主席)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祝贺大会的顺利召开并祝愿临床分子诊断蓬勃发展。开幕式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世扬教授(大会执行主席)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秘书长、北京医院谭爱国教授主持。

      11月3日上午,四川省人民医院杨正林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王成彬教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康熙雄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府伟灵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徐英春教授,分别以《视网膜疾病致病机制及分子诊断》、《质谱未来十年的前沿检验技术》、《分子诊断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后新冠时期分子生物学在临床实验室的发展》、《精准分子诊断与预测医学》和《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新进展》为题,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干岭主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李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王清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国军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亮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曹永彤教授分别主持上述报告,并做深度点评。

      11月3日下午,北京世纪坛医院张曼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单宝恩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世扬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崔巍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关明教授、江苏大学许文荣教授和IFCC分子诊断委员会Parviz Ahmad-Nejad教授,分别以《尿液分子诊断的快速发展与巨大应用潜力》、《高通量测序技术及临床应用》、《肿瘤免疫治疗与检测》、《肿瘤分子诊断新技术新进展》、《宫颈癌分子筛查技术新进展》、《脑脊液检验助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小细胞外囊泡技术与转化应用》和《Molecular diagnostics and quality assurance-insights from IFCC survey》为题,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秀茹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郭玮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葳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宏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雪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廖璞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辉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雅杰教授分别主持上述报告,并做深度点评。

      11月4日上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康连鸣教授、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郝晓柯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欧启水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姜晓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陈鸣教授,分别以《基因对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核磁共振波谱代谢组学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创新融合促进重要疾病的实验诊断发展》、《溶酶体代谢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机制》、《AD血液标志物的再认识》、《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用于病原诊断的临床实践》和《生物传感器及纳米技术在临床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为题,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段勇教授、甘肃省医科院苏海翔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徐国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李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陈福祥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穆红教授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周宏伟教授分别主持上述报告,并做深度点评。

      11月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学锋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郑磊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瑜教授和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孟庆贺教授,分别带来了题为《血友病的诊治-瑞金医院的探索》、《细胞外囊泡-疾病精准诊疗的机遇与挑战》、《mNGS临床应用的评价与体会》和《Liquid Biops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的精彩报告。

      上海市东方医院范列英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玉明教授、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许斌教授和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何成彦教授,分别主持了上述报告,并做深入点评。

      在线直播学术报告单元之后,《临床分子诊断学》中英文第二版编写启动会召开。人民卫生出版社兰南主任主持了线上闭门编书会会议。主编潘世扬教授对第一版书的出版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第二版的修订提出了总体的思路与设想。徐建教授、孙瑞泽编辑以及刘歆编辑对第二版书的修订计划、编写要求以及出版流程做出了介绍。随后展开了“分子标志物、分子检测技术和分子诊断研发转化”三个时段的线上闭门圆桌派话题讨论,由李永哲教授、闫存玲教授和李伯安教授分别主持。期间,张义、刘家云、王保龙、王小中、许建成;胡敏、黄涛、蒋黎、刘治娟、牛文彦、秦晓松、袁恩武、王昌敏;阿祥仁、顾兵、黄庆、赵锐、邓昆、郑磊、王利新等部分专家分别在三个不同的时段,参与了线上热烈讨论。曹颖平、曹正、丁海涛、卢志明、应斌武、张华、张钧、张新、伍勇、崔丽艳、李绵洋、周洲、王芳、徐华国、潘世扬和康熙雄等50余位专家教授在线参与全程圆桌派的讨论会。他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为中英文版临床分子诊断学编写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基础。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实验室流调”全国多中心项目启动会,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15家医院的专家们参会讨论。据项目负责人潘世扬教授介绍,本项目旨在评估我国目前HDV的流行率和疾病负担,并建立HDV检测临床路径,研究成果将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制定HDV相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高峰论坛聚焦临床分子诊断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分享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多视角、多元化的交流讨论,充分展示了我国临床分子诊断学界专家们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信!”。本届盛会必将推动中国临床分子诊断学的进一步发展,助力我国临床分子诊断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供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