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专业分会 关于 “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的 会议通知【11月11日-14日,绵阳】

发布日期:2022-09-15  浏览次数:32240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充分展示近年来我国农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同行学术交流平台,加快我国农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创新,提升相关科研和教学水平,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专业分会原定于2021年8月6-9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顺延至2022年11月11-14日。同期第九次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全国代表大会一并召开,现就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生化、分子生物学理论及技术创新应用助力乡村振兴

二、会议议题:

1. 种业创新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2. 生态环境、农副产品安全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3. 生物资源利用、新型生物制剂(农药、肥料、饲料、疫苗等)创制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4. 合成生物学与新功能动植物、微生物的创制与改良;

5. 动植物、微生物的多组学研究、代谢网络与调控;

6. 动植物、微生物生境响应的生化与分子机制;

7. 减碳的生化与分子基础

8. 课程思政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理论、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会议时间与地点:

1、会议时间和会期:会议时间2022年11月11日13:00-14日(11日下午13.00报到);

2、会议地点:四川省绵阳市长虹国际大酒店

四、会议议程

1、大会预备会议(2022年11月11日19:30)

2、开幕式(11月12日,8:00)

3、农业专业分会委员会换届(11月12日,8:30)

4、大会报告(11月12 -13日)

5、第十二届研究生论坛(11月12日晚)             

6、第三届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微课比赛(11月13日下午)

7、金课建设及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专场报告交流(11月13日下午)

8、新技术、新方法推介报告(11月13日下午)

9、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1月12日中午)

10、闭幕及颁奖(11月13日18:00)

(会议工作委员会将根据大会报告进展,对会议议程进行微调,具体以会议手册为准)

11、参观、座谈、交流(自愿参加)(11月14日)

五、会议主办和承办机构:

会议主办: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专业分会

会议协办: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承办:西南科技大学

六、会议组织机构

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任:王国英

主任:宋希云

副主任:贺浩华、龚继明、卢孟柱、卢向阳、王海波、王志兴、张永亮、王桂荣、

委员:白江平、陈新华、邓诣群、方俊、郭三堆、郭锡杰、关 雄、胡 炜、侯大斌、姜毓君、金勇丰、康现江、李海燕、李木旺、李庆章、李阳生、李有志、廖志勇、林福呈、刘凤权、刘巧泉、罗 杰、马 闯、毛相朝、孟 征、苗晋峰、裴雁曦、邱 枫、饶力群、沈文飚、沈兴家、司怀军、唐朝荣、王化俊、王 舰、王嘉福、王 勇、魏兆军、许 雷、徐云远、杨孝朴、尹佟明、于静娟、张德强、张 杰、张鹏、赵德刚、赵要风

学术委员会

主任:贺浩华

委员:陈新华、邓诣群、龚继明、胡 炜、姜毓君、李海燕、林福呈、刘巧泉、卢孟柱、罗 杰、唐朝荣、王桂荣、张鹏、赵要风、郭亚龙、金勇丰、毛相朝、陶小荣、尹佟明、徐 强、张德强、张忠华、赵建国

工作委员会:

主任:许 雷

副主任:侯大斌、苗晋锋、邱  枫、于静娟

七、会议报告(报告人题目详见会议在线注册网址,在10月30日前,会议报告申请处于开放状态,学术委员会将依据申请论文水平,择优补充)

报告人简介

赵德刚:贵州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贵州省农科院前任党委书记、院长,贵州大学教授;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第7届理事会理事长;研究方向:喀斯特山区资源植物基因组学。

贺浩华:国家万人计划人才;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第7、8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水稻分子育种专家;研究方向:水稻分子育种。

卢孟柱:国家万人计划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曾任中国林科院树木分子生物学首席专家、林研所副所长,“973”首席科学家,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第7、8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树木木材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基因工程育种。

张永亮: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前教务长;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第7、8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龚继明:2013年国家杰青;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席、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副编辑,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第8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植物逆境营养及植物修复的分子机理。

赵要风:2007年国家杰青;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主任;研究方向:脊椎动物免疫基因的比较和进化研究。

林福呈:2009年国家杰青;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浙江省科协副主席;研究方向:真菌功能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

陈新华:2011年国家杰青;福建农林大学海洋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海水鱼类免疫学与病害控制、海洋生物资源利用。

金勇丰:2011年国家杰青;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国家万人计划人才;研究方向:非编码RNA的新功能和调控机制。

尹佟明:2011年国家杰青;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曾获梁希自然科学一等奖、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杰出科学技术奖,Horticulture Research、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副主编;研究方向:林木分子育种与功能基因组学。

胡 炜:2013年国家杰青;中科院水生所副所长,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鱼类基因工程与生殖发育调控。

罗 杰:2016年国家杰青;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植物次生代谢调控及代谢组学。

王桂荣:2017年国家杰青;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昆虫嗅觉编码的分子机理、昆虫功能基因组学。

刘巧泉:2018年国家杰青;扬州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稻米品质等重要性状的分子遗传与分子育种。

唐朝荣:2018年国家杰青;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橡胶树和橡胶草橡胶产量形成重要基因的发掘与作用机理研究。

郭亚龙:2019年国家杰青;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研究方向:进化基因组学研究。

陶小荣:2019年国家杰青;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移动和致病分子机制。

徐 强:2019年国家杰青;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万人计划人才;研究方向:基因组数据及其育种。

赵建国:2019年国家杰青;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猪的基因组编辑和猪疾病模型建立。

张 鹏:2020年国家杰青;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人才;研究方向:植物跨膜转运的分子机理和植物重要活性小分子的合成机理解析与分子设计。

毛相朝:2022年国家杰青;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海洋食品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海洋功效物质的合成生物学与系统代谢工程

张忠华:2022年国家杰青;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人才;研究方向:蔬菜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

邓诣群: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动物蛋白质(酶)的功能、结构及调控机理。

张德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北京农学院副校长;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曾担任“973”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林木分子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姜毓君:国家万人计划人才,长江学者;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泌乳生物化学毓分子生物学。

韩建永: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动物基因编辑与发育调控。

孔祥峰: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动物代谢生化及分子机理

王 勇: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研究方向:植物氮营养分子生物学。

白江平: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甘肃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马铃薯分子育种与作物逆境分子机理。

开国银:2015年国家优青;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科研部副部长;研究方向:药用植物代谢调控与合成生物学。

刘树伟:2017年国家优青;山东大学生科院教授;研究方向:小麦耐逆相关基因发掘及功能研究。

童红宁:2017年国家优青;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2022年7月相关研究成果在plant cell发表。研究方向:水稻高产耐逆性状的激素调控与分子设计;

向 云:2017年国家优青;兰州大学生科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2020和2022.8在plant cell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向:微丝骨架参与植物花粉管极性生长及参与植物响应各种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理。

胡彦如:2019年国家优青,云南省杰青;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PI,中科院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协首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才。研究方向:植物激素调控和环境适应性分子机理。

罗大极:2019年国家优青,湖北省杰青;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PI;研究方向:鱼类RNA生物学。

孟 冬:2019年国家优青,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林木糖信号与次生代谢物在抗逆中的作用机制。

左二伟:2019年国家优青;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哺乳动物的基因编辑。

郭兆将:2020年国家优青;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研究方向:农业昆虫与害虫分子机理;

晁代印: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PI,国家级青年人才:研究方向:植物营养与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

葛伟: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入选山东省人才计划。研究方向:哺乳动物配子发生机制及配子体外发生研究。

胡 骏:武汉大学生科院教授,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水稻分子育种。

江行玉:广东海洋大学教授,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学术主任;研究方向:植物耐盐碱分子机制;

李  辉:深圳大学教授,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藻类分子生物学。

李 刚:山东农业大学生科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研究方向:植物光信号转导分子机制。

李有志:广西大学教授,生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方向:微生物与植物分子育种。

刘小宁:新疆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昆虫对食物中有毒物质适应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理。

马 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生命科学院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植物学大数据分析。

苗晋锋: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动物医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感染与健康动物调控分子机制。

司怀军: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生物学院院长;研究方向:植物分子生物学。

王 丰:北京理工大学生科院教授;研究方向:蛋白降解分子机制。

王 雷: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研究方向:植物生物钟调控发育的网络解析,近2年在三大刊子刊有多篇研究论文发表。

翁长江: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黑龙江省兽医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兽医分子免疫学。

夏新莉:北京林业大学生科院教授;研究方向:林木分子调控及育种。

徐云远: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PI;研究方向:植物发育,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

许盛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小麦根系发育与耐热的分子机理。

于静娟: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生科院副院长,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张 健:中国水稻所研究员,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张 来:安顺学院教授,副校长;研究方向:药用植物生物技术与代谢调控。

张木清:广西大学教授,甘蔗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甘蔗生物技术。

张滕:内蒙古大学教授,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PI,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大学“骏马计划”高层次人才入选者;研究方向:哺乳动物生殖的调节机制研究工作

周传恩:山东大学教授,生科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973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植物复叶发育的分子机制

八、会议征文:

1、征文范围:会议主题及议题所列内容(文责自负)

2、征文要求:

内容:尚未发表的与议题相关的研究论文(除大会报告外原则上不接受综述);

形式:大摘要(不接受全文)(中文或英文,同一研究结果仅接受一种语言文本),有以下五部分组成

中文或英文题目(不超过15字,宋体或Times New Roman,3号加黑);

作者及单位(应为标准全称、含作者及通讯作者Email,宋体或Times New Roman,小5号加黑);

关键词(1-4条,宋体5号加黑);

结果(含图表,图分辨率须达300 dpi以上,JPG/JEPG格式,嵌入型(左右不排文),正文:宋体或Times New Roman 5号,图、表注:宋体或Times New Roman,小5号加黑);

结论(宋体或Times New Roman 5号)

版面格式: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cm;行距:固定值22磅;段前和段后距均为0.5磅

篇幅:A4纸,1- 2pg

3、征文截止时间:2022年10月20日

4、会议报告:最好提交论文摘要;研究生论坛报告:务请提交相关论文大摘要

5、会议论文提交:以电子邮件附件方式,研究生论坛报告附件名称需以“硕/博士研究生+学校+姓名”命名,需注明参加者为硕或博士研究生,邮件主题请注明 “农业生化会议论文”,在截止日前提交至会议邮箱acsbmb@163.com 

6、形式不符合要求的,会务组有权拒收。

九、第三届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青年教师微课大赛

1、参赛资格:全国农林业、畜牧水产等本科、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及其它涉农高校从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理论及实验教学的青年教师(1977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全程参加本次学术会议并在规定的时段进行现场多媒体教学演示;

2、选题:

1)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各知识点的教学环节和实验活动;

2)课程思政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深度结合的经典案例

3、技术要求:目标明确、内容简洁鲜明、重点突出;3)现场教学演示时长不超过10分钟;4)课件适合于多媒体表达, 兼容手机、PC和平板电脑,可进行网络传播。

4、评审:由理事会聘请相关专业具高级职称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评委会,在现场观摩参赛人员现场教学演示的基础上,按“主题与内容、设计与安排、讲解与效果、技术与规范”分解打分,评选出各等级奖项,评审结果将在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网站公布,并颁发相关证书。

十、第十二届全国农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论坛及优秀论文评审

1、参赛资格:在籍脱产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全程参加本次学术会议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大摘要、规定的时段内进行论文报告

2、评审:由委员会聘请本专业具高级职称人员组成评委会,在听取现场报告及提问回答后根据论文研究水平及参赛学生现场表现现场打分,评选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评审结果将在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网站公布,并颁发相关证书。

十一、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交通、食宿等所有费用均由参会代表自理;会议注册费标准如下表 



本次研讨会会议及住宿酒店均为长虹国际大酒店;酒店共可提供单、标199间,套房11间。会务组已将会议期间酒店可供客房全部预订,会务组将依据参会代表在线注册的订房信息,并按注册顺序安排住房(房费自理),如代表预订数超过酒店可提供客房量,会务将代为预订附近酒店(路程步行5分钟之内,房费不超过长虹酒店标准)安排入住。

十二、会议注册与缴费

注册:本次会议采用在线注册;网址: https://meeting.csbmb.org.cn/2022nongye/

缴费:1、注册费:在线缴费,网址: https://meeting.csbmb.org.cn/2022nongye/

   2、住宿费:现场报到后交酒店前台。

十三、招商:本次会议欢迎相关公司以布展、冠名或大会报告形式参与,具体事项请与会务联系人洽谈。

十四、会务联系

会议邮件地址:acsbmb@163.com;联系人:邱枫  13810832190;许  雷  13661388818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专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