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会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首届《细胞外囊泡临床标志物及治疗研讨会》线上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2-01-26  浏览次数:59084

      1月19日,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主办,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生物谷作为媒体支持的首届《细胞外囊泡临床标志物及治疗研讨会》线上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在线报名人数近800人,浏览量达2000余次,受到细胞外囊泡领域研究人员的高度认可与肯定。

      会议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秘书长谭爱国教授开场,介绍了会议的组织方及会议主持人,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姜晓峰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检验科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副主委王雅杰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始,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康熙雄教授作开场致辞。


康熙雄教授致辞

      康熙雄教授致辞中提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超离、超滤及纳米级微流控技术使外泌体逐渐被认知,外泌体在作为人体信息载体及药物释放载体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致辞中康教授还提出了“生命健康动态全息”的新理念,希望外泌体研究能够在生命健康中发挥更多越来越多的作用。

报告一:小细胞外囊泡技术及转化应用

      来自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许文荣教授用已发表文献的实际案例对外泌体在肿瘤研究进展、外泌体在肿瘤标志物研究、外泌体在液体活检及外泌体在肿瘤等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行了详细讲解。当前,许院长团队在外泌体非编码RNA标志物研究及干细胞外泌体技术在肝损伤、肾损伤、组织再生等方向的研究与转化取得了斐然的成果,近两年来已发表文献影响因子在10分以上的数量高达7篇,进一步论证了外泌体在临床疾病标志物研究及治疗中的价值前景广阔!

报告二:外泌体肿瘤液体活检的新宠

      西京医院全军临床检验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郝晓珂教授给我们带来外泌体作为肿瘤液态活检新宠的学术报告。郝教授课题组工作是围绕前列腺癌血浆,尿液外泌体miRNA等标志物研究以及其在促进破骨分化,抑制成骨,促进骨转移的机制研究。报告中郝教授列举众多文献说明液态活检优于组织活检,且在液态活检里外泌体相比ctDNA和CTCs有众多优势,外泌体可以相对较好的保护其中的核酸类物质,防止其迅速降解,外泌体广泛存在于多种体液类型如:血液,唾液,胆汁,乳汁,阴道灌洗液,尿液等,且方便获取,外泌体的形成与亲源细胞的状态密切相关,针对其内容物的检测,如:RNA,蛋白,脂质,代谢物等检测,相比传统肿瘤标志物更加灵敏,外泌体检测可成为一种真正无创的诊断方法。

报告三:临床诊断外泌体标志物研究进展

      北京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游栉铖博士介绍了临床诊断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解析了外泌体研究的难点并分享了外泌体研究的相关经验。游博士还给我们带来了组织外泌体以及单细胞结合外泌体研究的前沿技术的介绍。

报告四:尿液中外泌体研究进展

      北京医院、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常委兼秘书长谭爱国教授报告内容围绕尿液外泌体研究展开,对泌尿系统疾病尿液外泌体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外泌体与ctDNA和循环肿瘤细胞相比,活细胞分泌,含量丰富,重复性好等优势,同时强调尿液外泌体因尿液易获取,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可更加直观动态地检测肿瘤等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等。


专家讨论 

      河北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河北省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赵建宏教授就“目前关于外泌体的研究很多,但真正转化到临床的太少”展开讨论。赵教授认为:2016年1月,Exosome Diagnostics公司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外泌体的癌症诊断的液体活检产品,标志着外泌体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迈进了一步。虽然关于外泌体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仍有很多悬而未决,但高通量诊断方面的应用开发已在不断向前推进。外泌体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应用依赖于认知的发展和技术的突破。首先,临床样本外泌体采集、储存及标准化尚未达成共识;其次,现在缺乏经济有效的外泌体分离技术。然而,虽然目前外泌体转化到临床的研究不多,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外泌体领域的关注必将加速外泌体基础研究进展和临床转化。


现场提问与解答

      在观众提问环节,由于时间有限,主持人筛选了其中部分问题进行解答,会后我们也选取了部分热点话题邀请专家再次解答,现整理如下:

Q1:请问许教授,如何选择外泌体非编码RNA的内参?

外泌体的内参标准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推进出更好的标准,但是关于应用型外泌体的标准有一个团体标准。内参的研究现在很多还只是停留在相对的内参方面,比如蛋白质的内参,我们还是用GAPDH来做,因为它毕竟是细胞里面分泌出来,所以也有它的不确定性。关于核酸和其他的内参也都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当中,我想每个实验室设置的内参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还有值得去讨论和发展的空间。

Q2: 能否不用微球富集,而是直接用流式细胞仪直接检测外泌体的表面分子?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泌体的表面分子是值得探讨的。外泌体由于个体比较小,所以要求流式技术里面的检测灵敏度特别高,临床上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检测法。

Q3:郝教授您好:体液外泌体是循环且复杂的,对肿瘤特异性诊断是否有缺陷?可否结合肿瘤组织外泌体进行研究?

刚才报告中有很多针对不同肿瘤,如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等体液外泌体标志物研究,说明体液外泌体用于肿瘤标志物研究的可行性。关于不同样品类型诊断性能比较,有文献详细比较过尿液,组织,血浆,白细胞,其中尿液跟组织呈现高度一致性,组织跟血浆有差异,选择时建议越接近肿瘤的体液类型越好。

Q4:请教郝教授,在肿瘤微环境中,除了关注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关注其他细胞类型的外泌体?

本次报告主要讲的是外泌体与肿瘤标志物研究,当然外泌体是生物体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都会释放的,跟其他疾病也密切相关,其他类型的细胞也会释放很关键的外泌体,比如有通过唾液研究口腔非肿瘤疾病或老年痴呆等的外泌体研究。

Q5:请教郝教授:刚才举得几个例子,外秘体脂质组学诊断效能很高。重现性如何?

外泌体脂质组学近两年才受到关注,文章也开始越来越多,目前主要是依赖LC-MS,核磁或光谱仪器,重现性,因为脂质代谢物等差异和干扰因素比较多,建议每组内增加检测数量。

Q6:组织外泌体如何联合体液外泌体进行标志物的筛选,有什么优势?

现阶段外泌体标志物研究主要聚焦于各类体液或细胞上清来源的外泌体上,然而循环外泌体来源于机体内的各种细胞,导致其组成复杂,真正的病变组织或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占比很低,鉴定出的标志物是否为病变组织特异来源尚不明确。在组织外泌体标志物筛选过程中,首先是根据疾病的分类,分期,转移情况,疗效,预后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随后取病灶区域的组织与外周血浆进行外泌体分离与高通量测序,得到候选biomarker分子后,进一步扩大血浆或组织样本进行qPCR/WB等验证。此外,可以联合组织外泌体与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通过组织外泌体进行筛选大大提高了标志物筛选的准确性,减少了后续功能学验证的风险。

Q7:谭教授,您好,您觉得尿液外泌体科研到临床应用(比如您提到的外泌体载药治疗),有哪些挑战和难点呢?

科研层面实验有重复性就可以,临床保证重复性同时也要保证临床一致性,要求更高。

Q8:尿液中外泌体是否也可包含从血液和其它组织器官来源的外泌体?

尿液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分子也有可能在血液外泌体中差异表达,跟疾病类型相关,如果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话,还是推荐选择尿液样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