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要闻

革故鼎新 砺行致远——首届临床药学创新研究与转化浦江论坛召开

发布日期:2021-04-30  浏览次数:1745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2021年4月27~29日,由上海市药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海洋专业分会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承办的“首届临床药学创新研究与转化浦江论坛”在上海召开。上海药学会理事长兼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红专、上海市药学会监事长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学部主任吕迁洲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学部主任林厚文、海军军医大学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兼长征医院医疗保障中心主任陈万生担任大会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上海市药学会秘书长刘炳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中国药学会理事、药物经济学专委会副主委吴久鸿等30余名特邀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受疫情影响,会议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开展,共300余名来自全国的药学界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执行主席林厚文教授主持开幕式,陈红专教授、吕迁洲教授、吴久鸿教授、李卫平教授分别致开幕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学部主任林厚文主持开幕式

      陈红专教授表示现在是临床药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由“以患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化,以单纯药品供应向临床合理用药转化。加强青年药师的培养,开创Pharma. D上海先锋临床药学培养模式。注重学科交叉,实现Pharma X新理念。

 

上海药学会理事长兼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红专致开幕辞

      吕迁洲教授指出创新研究和转化是国家健康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临床药学是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学科,在国内的发展史仅10~20年,但在医院药学快速发展前提下长足发展。医院药学转型和发展是合理用药发展的重要目标,将为广大药师带来新的技术、方法、理念,为创新研究与转化带来更多的机遇。

 

上海市药学会监事长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学部主任吕迁洲致开幕辞

      吴久鸿教授肯定上海临床药学科研和管理领域的成就,目睹上海药物经济学蓬勃发展非常欣慰,预祝论坛可持续发展,越办越好。

 

中国药学会理事、药物经济学专委会副主委、306医院药学部主任吴久鸿致开幕辞

      李卫平教授对临床药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鼓励药师深耕专业、加速转型,更多地为病人服务、为医生服务、为社会普及药学专业知识,加大药学人员对医院的影响、对社会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致开幕辞

      邓子新院士为药学同仁带来《把“冷门”焐热,让“热门”升华——我平凡科研案例背后的科学与人文思考》。邓院士讲述了他的团队突破经典,发现第六元素(DNA双螺旋上的硫元素),书写微生物学丰碑背后的故事。20年的挫折和坎坷,无数次的失之交臂,“冷门”中的坚持告诉我们创新需要毅力和执着。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坐得住冷板凳,才能把“冷门”焐热。接着,邓院士用南昌霉素、井冈霉素、杀念霉素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在“热门”里求延伸、找盲点、挖瑕疵,“热门”的升华事关科技进步的大局,创新的真谛就是不断的追求真理。邓院士鼓励青年药师们,勤奋、踏实、合作、沟通是成才的核心要素,科学家生涯中充满“冷”和“热”,要敢涉深水敢闯难关。勉励大家识别和规避社会“杂音”和诱惑的影响,按科学规律潜心做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子新讲述《把“冷门”焐热,让“热门”升华——我平凡科研案例背后的科学与人文思考》

      陈红专教授阐述了《2020年国际生物医药的亮点回眸》。他指出生物医药研究到了新阶段,新医学背景下研究范式需要变革。要由静态平稳过渡到动态,由局部现象发展到系统行为,单学科向多学科交叉发展。强调人工智能发展对医药学的影响。转化医学和转化药学要实现Bench-Bedside-Community-Policy的沿革。瞄准“从0到1”,实现“从1到10”,完成生物医药研究范式变革。同时,陈红专教授给大家分享了2020年生物医药研究进展,包括诺贝尔奖成果丙肝病毒的发现、CRISPR基因编辑的应用,mRNA新冠疫苗上市,纳米脂质体成功转化,艾滋病病毒“精英控制者”发现,肿瘤细胞治疗和抗体治疗等。

 

上海药学会理事长兼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陈红专阐述《2020年国际生物医药的亮点回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总药师王家伟分享了《后浪医疗——来自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思考》,他指出目前三级医院几乎都面临着极大的患者下沉压力,迫切需要争夺优质患者、扩大影响力和覆盖范围,未来医院不再是一城一地。而互联网医疗能够运用互联网基因,提升医疗运行效率。王家伟教授用生动的案例和他自己的经验阐述了后浪医疗如何通过互联网免费科普介绍自己的专业特色、人文精神,引流患者到个人执业的医疗机构,建立私域流量池,实现药房在互联网背景下从流量转化变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总药师王家伟分享《后浪医疗——来自互联网医院建设的思考》

      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周国华分享了《基因检测新技术在临床药学研究与转化中的应用》。他介绍了东部战区总医院搭建的快速灵敏的焦磷酸测序技术平台,实现0.1μL血液测序,用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LDT;提出集核酸扩增、产物识别与信号提取于一体的“管子实验室”,实现一滴血直接检测,使HD-MTX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平均住院日缩短,费用下降40%。他们实验室还提出了基于汉明码的多个核酸靶标序列的测定技术,发明盒子实验室(基于tube-lab),显著提高临床检测效率;创新分子蛋白监测技术,缩短快速AST时间,尽早启动有效药物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风险。很好地实现了基础研究向临床的转化,值得广大同仁借鉴。

 

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周国华分享《基因检测新技术在临床药学研究与转化中的应用》

      陈万生教授讲述了《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中药临床定位与质量评价》。陈教授指出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质量评价的焦点,为实现中药的安全保障、临床定位、质量稳定,采用基于临床真实世界证据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的研究策略。然后陈教授通过痰热清注射液质量标准研究、五酯胶囊相关研究和临床试验、CNI肾脏毒性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及肾损伤防治药物筛选等案例阐述如何在临床药学科研实践中选择一些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海军军医大学临床药学教研室主任兼长征医院医疗保障中心主任陈万生讲述《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中药临床定位与质量评价》

      在大咖们的精彩演讲后,围绕“临床药学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主题展开了别开生面的圆桌论坛,由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张陆勇主持。与会代表和线上代表就“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众多,如何实现个体化用药?”“药科大学是否考虑开设社会药学系解决实践用药问题?”“如何加强药师的社会认同感?”“长处方是根据病还是药物制订?”“中药临床怎么发展?”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临床药学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

      除“学科建设与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外,本次论坛还围绕“真实世界研究与临床药学”、“循证药学研究与临床药学”、“药学科研与临床药学”等热点议题开展如火如荼的分享与讨论。为与会者带来了有实践经验的、可参考的学术转化成果。

 

“真实世界研究与临床药学”学术报告

“循证药学研究与临床药学”学术报告

“药学科研青年论坛”学术报告

      本次大会吸引了众多药学精英前来进行学术交流和成果分享,为广大药学人员提供合作和交流的平台,极大地提升了药学学科的影响力,加速助推我国临床药学研究与转化。

      在闭幕式致辞时,大会执行主席林厚文教授指出医药学知识日新月异,临床药师需要不断学习,夯实专业本领,提升科研、转化能力,有担当有作为。并向上海市药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海洋专业分会、全体参会代表及现场工作人员表达诚挚的感谢。

大会执行主席林厚文教授致闭幕辞

      在广大药学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药学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领的实施标志着我们已踏上药学发展的新征程。临床药学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风口期和创新期。转化医学作为医药学界的新兴领域,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国内、外药学同仁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也日益频繁。会期有限,创新无限。首届临床药学创新研究与转化浦江论坛圆满落幕。药学界同心协力、革故鼎新、砺行致远,必将共同推动临床药学事业的发展,将我国临床药学研究与转化推向新的高峰!

供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海洋专业分会